魔芋的歷史,這個歷史就要從西漢時期講起,我國古代栽培某一植物的目的多在于食用和藥用,魔芋也不例外。在我國,魔芋作為食用藥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。
最早記載魔芋歷史的書籍就是西漢時期的《神農本草經》書中將魔芋列為藥物。這本書是我國第一部系統記載原始社會中人類與疾病作斗爭,藥用植物與藥用同源的實踐經驗的著作。
真正確認魔芋是治病藥物的是晉代左思《蜀都賦》。原文是:云蒟蒻其根白,以汁煮即成凍,以苦酒淹食,蜀人珍之。小編給大家翻譯一下古文,不對的地方多多指教。這句話的意思是說:魔芋它的根是白色的,用草木灰的汁煮就成一塊一塊的了,像冰塊一樣凍起來一樣,然后用苦味的酒泡著吃,四川人很喜歡,認為很珍貴。
宋代《開寶本草記》:根摩傅痛腫毒,有效;搗碎以灰汁煮成餅,五味調食。這句話的意思是:用魔芋的根磨碎以后敷在腫痛的地方,有排除腫毒的功效。也可以將魔芋搗碎,用草木灰的灰汁一起煮,煮成餅干的形狀,加上辣子、味精、鹽巴、醬油、蔥拌了吃,炒了吃,都可以。
元代的《正禎農書》中記載:救荒之法,山有粉葛蒟蒻橡栗之利,則此物亦有益于民者也。這句話小編理解的意思是:元代的老百姓真的毛單子,窮得很,沒有吃的,解決救濟饑荒的方法,就是在山上挖魔芋,一小個魔芋能夠磨成一大盆魔芋豆腐,吃了魔芋豆腐么有飽腹感,解決饑荒,說明魔芋在元代是給了元代的人民做了很大的貢獻了,也是益于人民的。
元代末年《居家必用事類全集》中記:種蒟蒻,宜樹陰下,方尺五,深一尺,掘一坑。坑中著糞和雜放糠灰等,每坑著一顆種,深四寸埋,苗長一尺后。粗厥四面,令作大孔,孔中瀉糞,至收時,其根滿坑。掘其苗,即至五月移之。經二年后,各如碗大。小編在給大家翻譯一下:種魔芋,適合種在樹下,挖個5尺寬,深1尺的坑,在這個坑里面放點糞和糠灰,每個坑種放一個魔芋種子,埋4寸深度,等到苗長到1尺以后。把魔芋苗四周的土挖開,然后做一個大孔,孔中放糞,到收獲的時候,魔芋可以長了有坑那么大。說明這個魔芋吃糞厲害喲~把其他的苗挖了,等到五月份以后移栽,給它們長兩年,每個都有碗那么大。從這段話來看,說明元代末年人們已對魔芋栽培有了極其豐富的經驗,掌握了較全面的種植技術。原文中選地、播種、施肥、管理,收獲等技術都已經講到了。
明代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,就系統的介紹了魔芋的生態環境,栽培方法,食用加工步驟和烹調技術,入藥舒經的主治功能和服用方法等。該書較為詳盡的介紹了食療方法:秋后采根,須擦凈,或搗成片段,以延釅灰汁煮十余沸,以水淘洗,換水更煮,五六通即成凍子,切片,以苦酒五味淹食。不以灰汁,則不成也。這句話就很好理解了:秋天后就可以挖魔芋了,把魔芋的根系洗白白,或者搗碎成片段,用草木灰的水煮二三十分鐘,用清水再洗一次,換清水再煮一次,又是幾十分鐘就煮成魔芋豆腐了,把魔芋豆腐切片,用無酒泡著吃也可以加上鹽巴味精辣子面吃。后面又講了,不用草木灰的水做,就做不成魔芋豆腐,所以做魔芋豆腐是離不開草木灰滴!現在很多人做魔芋豆腐都用食用堿了,不用草木灰了。
清代趙學敏在《本草綱目拾遺》中對魔芋更是作了一番深入研究。輯錄:深谷中產,山人得之,入砂盤磨作膠漿,鍋煮成膏。膏成,照前三煮四煮,乃可食令飽,一芋所煮,可充數十人之腹,故稱魔芋。這句話就是說:魔芋在深山老林的山谷里面出產,農村人挖著以后,放進砂盤里面磨成膠漿,煮成魔芋豆腐,吃了可以飽飽的,一個魔芋可以夠十多個人吃,因為有魔力,所以叫魔芋。大家終于知道魔芋為什么叫魔芋了吧!!!!
好了,今天的魔芋歷史就講到這里,由于上世紀80年代以前技術條件和人民對魔芋產品價值認識有限,我國魔芋一直處于房前屋后,半野生自然生長狀態。上世紀80年代以后魔芋的價值逐漸被人們發現,開始有人工種植了,發展到今天,已經有300多萬畝的種植面積了,但是還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。種植,加工,銷售各個環節都還存在很多不足,相信未來在科學技術的進步下,魔芋產業會有一個更大的發展。